《神祭》
这是达达利亚,一位来自北国的青年前往倚岩殿参拜的日子,他的靴底与神殿的地板相触,激起沉积在石面上的浮尘。这也是需要被名为摩拉克斯的神明记住的日子,因为自上一位祭司在他的神像前献花,又被他亲手斩落之后,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新祭司再次产生。神明需要信仰,正如人类需要自由,花需要光照,鱼需要水。摩拉克斯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对信仰的蚕食,那位青年走进殿内时,他仍闭着眼睛,像一块恒久的山岩一般一动不动。
他想要醒来,神明涣散的意识正在重聚,但想迅速从绝对的沉眠中脱离又不太容易。他感觉有人将沾着露水的霓裳花在他眼前晃动,摩拉克斯的睫毛开始微颤。柔软的花瓣蹭过他的唇瓣,脖颈,肩侧,对方似乎在新鲜地考虑着,该把花儿供奉在什么位置在符合神的喜好。献花的准祭司们往往不敢走近神半步,每一个,也就是无一例外,而这家伙是目前最大胆的——青年的指尖携带着略低的温度,划过耳侧,停在鬓边,他最终为这朵霓裳花找到了合适的归宿。
“我没有恶意。”
摩拉克斯缓缓地睁开眼睛,达达利亚如此说道,他露出一个有些乖巧的笑容。
“……我以为您不会醒了,但是它的确很漂亮,您也很漂亮,不是吗?”
所以是个乌龙,摩拉克斯本以为是斗胆向他献上花朵,恳求成为祭司的信众。其实不然,达达利亚来自至冬,不知道璃月的规矩,以为献花就是单纯地表达尊敬与爱慕,是对别国神明的礼仪。神的宽宏大量不至让他对这点小事斤斤计较,只是对自己的判断力出现了些许的怀疑,可能是因为他太久太久没有接触信众了,才糊涂到把达达利亚强烈的好奇心与对他的信仰相混淆。摩拉克斯还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实质化的躯体,他第一日只能在神台上坐着,低垂着眼睛;第二日他尝试站立,从高台上跌落而下,浑身动弹不得地躺在地上;第三日达达利亚把他搀扶起来,被发现时摩拉克斯的头发已经被昨夜从屋顶滴下来的雨水浸湿,而他对四肢的掌握还仅限于抬起小臂这样的程度。
但很快,又是一个日升日落的时间,他开始摸着墙壁,缓慢地在自己的倚岩殿内活动。触摸每一块青砖上各不相同的纹路,摩拉克斯就能收集他睡着之后所沉积在其中的记忆——他逐渐意识到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坚定,虔诚,且热烈地信奉他了。璃月真正走进了无神的时代,就连屋顶上的那个裂缝还是达达利亚联系人来修的。
可能再也不会有人来他的神像前献花。相比于摩拉克斯信仰的惨淡,达达利亚的神明似乎正处于盛期,那位代表冰雪的神祇拥有数万万的信众,以及他们自发为她修建的神像与庙宇……青年斗篷上悬挂的吊坠无色而又纯净,昭示着他作为一名现役的祭司,对神明的信仰就如同无垢的坚冰一般虔诚。而摩拉克斯对“祭司”的印象,早已停驻在他数不尽的记忆之中了。
他对祭司要求严格,对信仰却不贪婪,他教给人类契约,希望这些生灵们能运用神的智慧。尽管他认为这是交易而不是束缚,但依然有屡禁不绝的议论,渗入人们道听耳食的认知当中。摩拉克斯意识到自己的祭司产生了异想,但他曾在神像前发誓要永世效忠。
“所以你斩杀了他?”达达利亚饶有兴致地问道,“因为他作为你的祭司,却产生了动摇?”
“他怀疑契约,怀疑我的血肉,怀疑我。”他的金眸格外的明璨,“可在他的生命结束之前……我却依然能从他身上攫取信仰,令我十分惊讶。”
“既然他依然信奉我。”摩拉克斯轻轻地摇了摇头,“那又为何要做出背道而驰的举动?”
摩拉克斯也发现,既然璃月人对他的信仰越来越稀薄,那他就更要谨慎些行动了。如果能回到沉眠的状态,那当然是最好,但自从被达达利亚唤醒之后,他感觉自己的余力在慢慢地恢复。直观一点的形容,之前他最多能操控着这幅躯体在倚岩殿里走两圈,然后就会像发条完全松开的人偶一样重新瘫倒在地;但现在他能走上四圈,甚至六圈,即使没有力气,也能慢慢地把自己挪回到神台的位置上。
他也怀疑过这是不是达达利亚的影响,但很快又被打消了。人类的信仰实在是狭窄,唯一,而又单纯,信奉后者就必然要对前者产生动摇。如果达达利亚成为了他的信众,那他献给冰之女皇的那一份就不会再那么虔诚——可象征他祭司身份的坚冰依然澄澈,一如往常,说明这位北国青年没有产生丝毫的二心。这种现象令人费解,就像他的前任祭司产生了迷茫,但他早已歪曲腐化的信仰却依然能被神所摄取。达达利亚今天带来了新鲜的琉璃百合,他特地在午夜的时候拜访,这样琉璃百合才会以盛放的姿态送到摩拉克斯的手中。
神轻捻着琉璃百合的花瓣,不耻下问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。聆听他的陈述时,青年的表情却逐渐由微笑变得阴沉,但他还不至于失去理智。他慢慢地,试探地迈出一步,观察一下摩拉克斯波澜不惊的神色,再迈出第二步。
“……我无法理解。”他注视着达达利亚的蓝眸,“不论是我的祭司,还是你,我都毫无头绪。”
“因为他对你产生了私情。”对方的语气随和,带着一点轻微的不爽,他伸手掐弄琉璃百合的花蕊,“而且我和他一样……想瞒着神果然没那么容易。”
他抽出那支残破的花朵,靠在神明的双唇上。
“还好他早就死了,倒是给我省事。”他说,“——摩拉克斯,如果是另一个人类告诉你这些的话,他可能就不会这么好心了。”